中国旧衣服网app(二手旧衣服交易平台)

旧衣服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

记者调查了旧衣服的回收去向。

调查动机

每次搬家,换季等等,很多住户都会淘汰一批不穿的旧衣服。对于很多想“舍家”的住户来说,这些放在衣柜最底层的旧衣服就留下来占空房间,直接扔掉多少有些浪费。于是,二手衣服的线下回收站和线上回收平台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旧衣服可以重复使用,这是件好事。但人们不禁要问:旧衣服回收后去了哪里?那些宣称慈善、捐赠回收的人,真的能把旧衣服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本报见习记者张守坤

□本报记者韩丹东

前几天,天津市和平区居民王女士从家里捡了一大包旧衣服,有十几斤重,拿到楼下扔进了小区的旧衣服回收箱。

“很多旧衣服其实没那么旧。扔掉很可惜,还可能污染环境。如果能在治疗后再利用,送给有需要的人,也是一件好事。”王女士说,三年来,她至少把几百斤旧衣服放进了小区的旧衣回收箱。

看着旧衣回收盒上“捐赠”“慈善”的字样,她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些旧衣真的能妥善处理,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吗?

在各地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

有人假冒慈善组织。

据公开报道,2014年前后,各种废旧衣物回收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居民区。2019年,山东省循环经济协会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联盟专委会曾统计,山东现有废旧衣物回收箱2.3万多个,废旧纺织品专委会成员企业每年可回收废旧衣物30万吨。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地的30多个小区,并采访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的居民,了解到在城市中,几乎每个小区都能看到废旧衣物回收箱,有的小区并排摆放着4个废旧衣物回收箱。这些废旧衣物回收箱除了少数是废旧衣物回收App的线下回收点外,大部分都印有“XX慈善会”、“捐赠”、“XX回收项目”、“民政部备案编号”等字样。

那么,很多印有“XX慈善会”“捐赠”字样的废旧衣物回收箱是慈善组织设立的吗?

记者咨询天津市民政局后了解到,小区内放置的废旧衣物回收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立慈善组织,是公开募捐。这种行为要有公开募捐的资格,机构名称、募捐资格证明、联系方式等。应印在垃圾箱的显眼位置。同时应当在全国慈善信息公示平台(以下简称慈善中国平台)上公示。另一种是个人或企业的旧衣回收,这是一种商业方式的垃圾分类和旧衣有偿回收的形式。但是,放进去的盒子不是捐款箱,也不属于公开募捐的范围。

该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是否属于慈善行为很容易鉴别。盒子上的“环保”、“回收”等字样属于商业行为,而盒子上的“慈善”、“爱心”、“公益”等字样属于慈善行为。

据了解,目前天津以慈善名义开展的旧衣回收项目只有两个。然而,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盒子涉及的慈善项目至少有五种。只有之前工作人员提到的旧衣回收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标注了发货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名称和电话。其他回收箱上的信息只有项目名称和联系方式,有的甚至没有标明回收去向。

记者试图拨打留在这些盒子上的联系电话。九个电话有两个关机,三个空,三个一直无人接听。唯一通过的人。对方说不知道回收的是什么旧衣服,只负责安装这些箱子。如果有必要,他可以联系他们。

部分回收箱上印有“衣被”公益环保项目。记者登录慈善中国平台,发现该项目由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同时,募捐进展称,“该项目未在任何平台或线下开展任何公开募捐活动,经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与项目合作方沟通,停止了与该项目的合作”。

来自天津蓟州区的孟超从事旧物回收工作已经5年了,其中包括回收旧衣服。他告诉记者,收集到的旧衣服主要有两种流向,符合捐赠条件的会捐赠,不符合捐赠的会用于环保回收。“其实真正用于慈善、捐给贫困山区的旧衣服,可能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我们把各种衣服混在一起叫‘统一货’,一吨大概能卖1000块钱。如果分类或深加工,价格会翻倍。比如好的牛仔衣服可以卖到每吨4000元,羽绒和羊绒衣服可以卖到每吨几万元。因为有很高的利润空,一些商贩就动起了歪脑筋,打着慈善的名义在小区里放了一些回收箱,想不做生意。”

孟超告诉记者,近年来,经常有人拿着从社区回收的旧衣服去卖。“基本上每个小区我一个月去一次,就把箱子打开,把里面的衣服拉开,一次能拿一吨左右。有的小区有几个旧衣服回收箱,可能都是同一个人放的。”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以“二手衣服回收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店可以专业定制公益爱心捐赠二手衣服回收箱。其中一位客服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既有通用的盒子,也可以根据各省市的情况或个人需求定制。

随后,客服送来了一个印有“福建省公益项目××××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日×日×月×日×日×日×月×日×日×日的样品回收箱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个人或企业是否可以直接使用印有慈善项目的回收箱时,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店铺信息显示,这家店的二手衣服回收箱月销量在100个以上。

除了假冒慈善组织设立旧衣回收箱,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小区的旧衣回收箱因为长期无人使用和管理,已经生锈成为垃圾箱。一些回收箱损坏,门半开着,露出很多衣服。

回收的旧衣服下落不明。

奖励交换很棘手

除了线下的二手衣服回收箱,各种线上的二手衣服回收程序和app也逐渐多了起来。记者在一个平台上找到了几十家可以回收旧衣服的机构。其中,“白鲸旧衣回收”近期用户数超过200万,“快门回收旧衣回收”和“抓拍旧衣回收”近期用户数超过100万。

与一些打着慈善名义的线下回收不同,网上回收二手衣物大多是有偿的,很多是免费上门回收。没有快递费,回收后会给用户一定的“奖励”。

以“飞蚁旧衣回收”为例。衣服回收后会颁发环保证书,奖励蚂蚁森林能源,并选择以下活动奖励之一:每回收一公斤衣服奖励现金红包,0.5元,可提现;回收每一件旧衣服,帮你捐100克动物口粮给流浪动物救助站;每回收1kg衣服可以获得50颗青豆。青豆可以兑换各种日用品、App会员等。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二手衣物网上回收也存在一些问题。

前不久,记者在某回收平台下了一个回收二手衣服的订单,约定下午5点来取货,但直到下午6点半都没有人联系,咨询客服后得知,快递并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和其他快递公司合作。记者联系快递员后,被告知不知道系统为什么会给他发这个订单。他想去门口收旧衣服,直到把手里的那几件送完。后来上门回收的时间一改再改,直到第3天,这箱旧衣服才被成功送出。

记者一共打包了11件春夏装和一双鞋,寄出前特意称重,显示有3.8公斤。快递员取旧衣服时没有称重,但订单页面显示寄出后回收重量为10kg,快递费42元(回收平台承担)。随后,记者将此事反映给平台客服,客服表示会有专人负责运费结算。

在回收追踪页面,记者只能看到旧衣服从快递站点送到回收平台仓库的过程,之后如何处理旧衣服不得而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废旧衣物回收,尤其是线下的废旧衣物回收,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很多人把旧衣服放入回收站后“失眼”,不清楚它们去了哪里,被谁拿走了。

除了回收环节,线上回收后的奖励兑换环节也很棘手。

今年2月,江苏苏州的尹先生通过网上二手衣物回收平台,将5公斤闲置衣物寄出,兑换成20元起的礼券,并将礼券兑换成一瓶1公斤的洗衣液。但直到现在,平台一直以苏州有疫情为由拒绝发货,而其他快递服务已经正常发货。尹先生查看评价信息后发现,和他遇到类似问题的用户还有很多。

今年5月,湖北武汉的肖女士在某二手衣服回收App上完成了一笔二手衣服回收订单。订单奖励页面显示,她能够获得52元现金红包。肖女士选择提现后,钱迟迟不到。其间,肖女士尝试联系在线客服,也拨打过人工客服,但均无果。

定期筹款

完善流程,加强监管

今年3月17日,民政部发布《关于禁止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回收废旧衣物的提示》,强调只有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慈善机构发现冒用自己名义的,应及时发布公告澄清事实,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为什么打着慈善的名义,消耗他人爱心的旧衣回收会长期存在?

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看来,这是利益使然。“一些企业或个人明明是从事废旧衣物回收的营利行为,却把自己包装成捐赠废旧衣物的慈善行为,甚至利用居民的爱心,以民政部门的名义骗取捐赠的衣物。”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情况报告》指出:“该法实施4年多来,全国31个省(区、市)很少依据慈善法进行行政处罚,大部分设区的市4年来都是‘零处罚’。发现一些基层机关行政监管不到位。”

孟强表示,这种打假应该由被打假的民政部门介入或者将线索移交给相关执法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治安管理部门也要进行监管。如果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应该介入,严惩不贷。

此外,《慈善法》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公开募捐期限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至少每三个月公示一次募捐情况,并在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全面公示募捐情况。

然而,记者在慈善中国平台上发现,一些以慈善名义进行的废旧衣物回收行为,并没有及时、明确地公布,有的项目是5年前启动的,仍然显示“慈善组织并没有说明本次募捐方案的进展”。

相比之下,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旧衣可回收”项目的筹款进度记录得清清楚楚——“2021年12月15日,中国绿色发展协会“旧衣可回收”项目向湖北省沙洋县农村福利院捐赠100件军大衣、100床蚕丝被,价值26000余元。”从2020年6月至今,有十几条日期明确、衣着明确的记录。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愿意捐赠废旧衣物,但希望有关部门能规范废旧衣物的回收流程,不要让自己的善意变成别人的生意。同时,他们也希望回收的二手衣服的详细情况,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及时公布在相关的app和网站上。

记者就此事咨询民政部和天津市民政局了解到,废旧衣物回收箱的清理整顿一直在进行。如接到违法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的举报,将进行查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山区对废旧衣物回收的需求越来越少,很多民政部备案的慈善项目已经到期。未来,废旧衣物的回收可能会更多的由相关企业进行,废弃的废旧衣物回收箱也会逐步清理。

“无论是慈善捐赠旧衣服,还是旧衣服回收,都涉及到垃圾回收、消毒清洗、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在废旧衣物回收方面,仍然存在出售废旧衣物时的消费者维权问题。因此,从事相关行为的主体应当遵纪守法,合法合规经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废物利用、慈善捐赠等事业做出贡献。”孟强说。

来源:法治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5287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