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乐服装

提起运动时尚服饰,就不得不提斐乐(FILA)。这个起源于意大利,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运动品牌曾经经历过一段低谷期,甚至频繁易主。不过,自2009年安踏接手斐乐后,开始重新调整品牌定位,并对产品设计、销售方式、品牌代言等进行创新改变,最终斐乐实现了逆袭,如今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销售额实力,都让斐乐在国内体育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飞乐服装

“FILA”变“EILA”

随着斐乐的销量和影响力水涨船高,其品牌也遭遇了不法商家的觊觎。一商家在其经营的网店公然销售带有“EILA”标识的运动鞋,斐乐公司遂以侵犯“FILA”注册商标权为由,将网店经营者肖某至泉州中院。泉州中院经审理后认为,被诉侵权标识与涉案商标构成近似商标,肖某某侵犯了斐乐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最终判定肖某某赔偿斐乐公司2万元。

飞乐服装

斐乐公司认为,一审法院虽认定了涉案商标的知名度,但赔偿金额并未考虑“FILA”品牌的知名度及维权投入的合理费用等因素。斐乐公司遂以判赔金额过低为由继续向福建高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查明,涉案店铺销售两款侵权产品共1540件,销售额为56.6万余元,按照规定利润率计算出肖某某的获利至少为18.3万余元。

飞乐服装

综合考虑被告主观侵权恶意明显,以及“FILA”商标知名度和斐乐公司合理维权支出等情况,最终法院判决将赔偿额调整为20万元。

打造自主品牌,切勿攀附名牌

只是将“F”变成了“E”,就能心安理得进行售卖,这充分体现出侵权商家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事实上,类似存在侥幸心理的山寨侵权行为并不少见,2018年,一商家在其售卖的鞋类产品上,使用与“FILA”设计近似的“GFLA”商标标识,并在产品外包装上使用“飛樂”标识,侵害了斐乐公司的商标权并涉不正当竞争,被判赔832万元。

飞乐服装

不过,颇为有趣的是,无论是“EILA”还是“GFLA”,其使用者竟然都曾经试图将其注册成商标,不得不“夸赞”一下他们的品牌保护意识。但结果毋庸置疑,这种明显带有攀附、模仿性质的商标,几乎都难逃被驳回的命运。

飞乐服装

飞乐服装

商标是品牌的法律保障,品牌是市场争夺的主要工具,随着企业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相关的诉讼也屡见不鲜,而巨额的赔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是不能承受的重担。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为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要建立全面、立体的商标策略,不仅在商标注册阶段要做足检索工作,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排除侵权隐患、规避潜在诉讼。而在纠纷来临时,也要从容应对,根据自身知识产权布局情况和具体案件,制定详尽可行的诉讼策略,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3296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