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女装官方旗舰店地址

新京报讯(记者郑一佳)提到女装品牌Etam,很多人记忆犹新。这个陪伴了一代中国青年的品牌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却因为破产登上了热搜。11月10日,微信官方账号上海破产法院发布“双11”特别消息,指上海艾格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格公司”)破产清算案,将以网店“全场9折”特价处置资产。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网店仅剩一款产品,售价仅为39.9元,销量超过200件。

艾格公司破产清算,中国所有门店已经关闭。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服装品牌,艾格的本土化战略并非不成功。今天说起对艾格的印象,仍有消费者误以为是“假洋品牌”。事实上,伊格尔在1916年就开始了织袜业。虽然是法国品牌,但创始人是德国人。1994年,依格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995年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到现在已经26年了。

今年7月,艾格在微信官方账号发表了一篇题为《Etam在哪里?这篇只有一个动画的文章描述了品牌发展的历史。根据微信官方账号信息,2014年中国市场店铺数量为3083家,2017年减少至2442家,2020年为0家。图末,埃德加微信官方账号提问:“现在,Etam在哪里?”

民事裁定书中的信息显示,上海陆舟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陆舟”)曾因一起加工合同纠纷与艾格公司对簿公堂。2018年12月,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依格支付上海绿舟449.73万元。但艾格公司未履行相关义务,故陆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19年3月,因艾格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终结最终执行程序。

2019年7月,上海陆舟以艾格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同年10月,法院作出民事裁定,裁定受理债务人艾格公司破产清算案,并指定管理人。今年3月,破产文件送达艾格。

资料显示,艾格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注册资本1703万美元。与艾格一同被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的上海英模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英模”),是艾格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时设立的分公司,注册资本2415万美元。上述两家公司的股东都是新起点。据天眼查信息,艾格公司已以追讨未缴出资为由,对股东FRESH START提讼,案件将于11月26日开庭。

疯狂扩张埋下隐患,艾格业绩“滑铁卢”

2017年8月,艾格的母公司Etam dédevelopment(以下简称“艾格集团”)正式退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艾格集团最重要的市场。

从目前可获得的公告来看,2010 -2011年,依格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依然保持增长,转型始于2012年。按照固定汇率计算,艾格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2540万欧元大幅下降至2012年的150万欧元,集团将其归因于分销渠道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缺乏吸引力的产品。

有分析指出,依格集团在中国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加盟,快速增长的门店一度被视为增加收入的利器。然而,过度扩张也带来了隐患。2012年,艾格集团在中国的零售店数量达到3460家。到今年8月底,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只有767家,常年在双11都是销量第一。

随着零售店数量的增加,顾客分流、库存积压、零售店效率低下、加盟商利润分成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迫使艾格集团开始关店。截至2017年6月30日,艾格集团在中国的销售点数量已缩减至2442个,但仍占64.83%。为了消化店铺库存,打折已经成为常态,而这必然会伤害品牌。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消费者对艾格有过发售的印象。

此外,艾格的产品设计也成为消费者经常诟病的问题。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后,艾格集团压力陡增。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随着商业地产的爆发,国际快时尚品牌正在中国迅速扩张。随着优衣库、H&M、ZARA、Forever 21等众多国外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快时尚开启了近10年的“跑马圈地”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渠道的调整势在必行。2012年中国市场业绩大幅下滑后,艾格集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面对3000多家主要盘踞在百货商场的艾格零售店,调整起来并不容易。据conomie报道,艾格集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2年艾格在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百货公司营收效率不佳,但该品牌在购物中心只有88个销售点。该负责人还补充说,进入中国购物中心并不容易,这里的租金已经达到欧洲水平,但顾客消费很少达到相应的预期,销售点很难盈利。同时,艾格以加盟为主的扩张模式也将扩张局限于租金较高的独立门店。

加上内衣,“新”艾格能厉害吗?

为了挽救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艾格集团也尝试引入内衣店。2015年11月,第一家Aigeetam内衣店正式开业,但还是没能挽救品牌。最终,与快速增长的快时尚品牌相比,依格集团的中国市场表现一直在下滑。2015年和2016年,艾格集团中国市场营业亏损分别达到740万欧元和1940万欧元。

在2016年年报中,艾格集团直言:“艾格2016年在中国的表现令人失望。我们已经在中国开了22年的服装店,但由于消费缓慢和商店客流量下降,我们现在面临着困难。三大品牌ETAM Paris、ETAM Week-End、ES主要分布在百货商场,但这些品牌都受到了百货商场客流量持续下滑的影响。同时这些品牌的系列产品也不是很受欢迎。”

鉴于上述情况,艾格集团也对中国市场的工作团队进行了调整,包括CEO离职、新零售总裁和品牌总监的派遣,并计划增加更多的内衣店。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挽救艾格在中国的表现。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半年,艾格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5.6%。2017年8月,艾格集团退市。2018年5月,艾格集团宣布将把在中国的服装业务出售给一家香港投资者。

告别消息发布后,今年9月3日,艾格微信官方账号又发消息,称将继续内衣产品线,并透露“正在筹备实体店”。根据艾格微信官方账号的信息,该账号的运营方为依凡内衣(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经天眼查询,其与破产清算的艾格公司并无关系。艾格公司和上海英模破产清算后,专注内衣的“新”艾格将何去何从?新京报将持续关注。

新京报记者郑一佳

编辑杰克校对卓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26510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