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盒子童装加盟费 绿盒子爱制造童装t恤

绿盒子童装加盟费 绿盒子爱制造童装t恤

CEO跑了?公司破产了?供应商讨债?谁能想到,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标签,竟然会落到“线上童装第一品牌”——绿盒子上。

2016年12月30日,该公司CEO吴芳芳向媒体承认了此事,曾有过无数辉煌业绩的绿盒子在2016年惨淡收场。

从淘品牌红利期的风光无限,到仓促进军B2C、O2O导致的资金短缺,绿盒苦心经营未能熬过入驻淘宝后的第八个冬天。这个曾经一天三个投资人光顾的淘宝品牌,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绿箱”事件发酵的全部经过

绿盒破产危机的导火索是负责绿盒供应链的总监突然失联一周,惊慌失措的供应商集中精力向绿盒追讨货款并上诉。有供应商公开声讨吴芳芳,称“吴芳芳作为沪上十大创业女青年,是一个拥有无数头衔的成功人士,请把恶意诈骗我们的钱退回来。”同时附上一份提交给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的请愿书,其中提到了“绿箱领养到期,导致94家企业债务总额9400万”的情况。

这些人还打电话给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在阿里享有良好声誉的店铺背后,这些勤劳的人连夜赶出来的商品就是这样被“吃掉”的。

“吴芳芳,你开着豪车,用我们的血汗钱住着别墅。这个时候,你有闲情逸致去做身体护理。我们只能睡60元/晚的酒店!”这些人还说,即使吴芳芳负债累累,他也会被查出来。

工商登记系统显示,上海绿盒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7月6日作出处理决定。

因未在《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后来几个供应商联合起来上访上海市徐汇分局人民政府、检察院、经侦支队:

2015年以来,由于各种线上电商平台长期低价促销、盲目扩张(开设线下门店等原因),企业供应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贷款,老供应商停止供货。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部分高级管理人员骗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利用各种合同欺诈手段欺骗供应商继续供货,造成至少94家企业、9400万元债务无法清偿。

而且公司还在想办法转移有形和无形企业的资产。与此同时,很多高管另起炉灶,另起炉灶,试图侵吞这些企业和员工的血汗钱。

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爆发后,双11后第二天绿盒支付宝账户被冻结,绿盒公司现金一度几近耗尽。由于无力偿还供应商的货款,绿盒被迫向政府申请破产。

面对公众质疑,吴芳芳微博个人账号公开回应:

“我的声明:虽然公司最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推卸责任。相反,我的个人存款在最近几年已经补充进了公司,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法律审计。目前每天都在跑来跑去试图解决问题。年关将至,我理解所有供应商的难处。你骂我什么我都没有怨言,这是我应该承受的。但如果你继续在网上传播我孩子的照片,对他们进行诽谤,我一定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这是我妈妈会争取的权利!”

(吴芳芳微博截图)

这条微博一方面回应了财产转移的传闻,一方面也间接承认了公司遭遇重大财务危机的事实。

“绿盒子在品牌价值、产品设计、线上运营方面都有优势。我已经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破产。希望转型运营公司,用自己的能力经营公司,慢慢还供应商的钱。”吴芳芳表示,他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审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么,曾经美丽的绿盒子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三起三落

事实上,这并不是绿盒第一次面临破产危机。

2003年,绿盒子从易贝起步,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易贝童装销售冠军。两年后,随着易贝的衰落,绿盒子下线了。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绿盒子在2006年推出了第一个品牌“德小姐模式”,并招募了大量加盟商,订单量相当可观。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8年,绿盒子因线下加盟商违约,距离破产“仅一步之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透露,当时库存大量积压,但账面上只有20万元现金。在宣布破产和负债经营之间,吴芳芳咬紧牙关选择了后者。

上帝不会关上一扇门,但他会打开另一扇门。淘宝的崛起让吴芳芳看到了一个转折点。抱着最后一搏想法的吴芳芳,正在再次从线下连锁转型电商,这是赶上电商机会的最好时机。

然而,线下加盟商对此并不高兴。在2009年的绿盒订单交易会上,70多家加盟商和吴芳芳提出了停止电子商务业务的挑战。当时“德小姐模式”线下70多家加盟商,每年创造的营业额超过1000万,而线上销售额只有几十万。经过深思熟虑,吴芳芳决定放弃全国100多家童装店,彻底走上淘宝。

(绿盒开发大事记)

凭借吴芳芳专业的设计师技能,团队创新的运营模式和商品规模,借助淘宝的流量红利,绿盒子已经成为一个小白母婴市场红极一时的“淘品牌”。那时,吴芳芳锋芒毕露,年轻时尚,是一个带领60名设计师和200名服装厂工人的女强人。

作为曾经在淘宝排名第一的童装品牌,绿盒子一度被投资人追逐。

2010年9月,智信资本2000万风投首轮融资,打破线上童装品牌零融资记录。同年12月,绿盒获得DCM第二轮1亿元融资。

资本的注入给绿盒带来了近4倍的增长,绿盒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但资本不仅开始稀释创始人的股权,也影响了品牌的发展方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芳芳承认:“投资是2010年底进来的,2011年和2012年绿盒子因为砸了自己的独立B2C官网,亏损很大,形成了一个大窟窿”。这一重大失误让绿盒子一度负债累累,企业的发展难以步入正轨。

2015年,在资本的帮助下,绿盒子在线上开业,加快实体店布局。由于2015年8月底表示愿意参与C轮融资的董事长外逃,2016年秋冬绿盒子的生产资金所剩无几。据了解,在申请“破产”之前,绿盒拥有三个自有品牌和七个国际品牌授权。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绿盒销售额达到2.5亿元左右,其中2014年双11绿盒整体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2015年以来,绿盒子陷入第三次危机。这一次,似乎无能为力了。目前在淘宝、JD.COM、当当等购物网站上搜索关键词“绿盒子童装”,并没有产生绿盒子店铺的结果。

据《今日北京商业》报道,应投资人要求,2015年绿盒加速线下实体店布局。不幸的是,2015年8月底,一家表示愿意参与C轮融资的知名基金董事长出逃,导致留给绿盒2016年秋冬生产的资本所剩无几。

绿盒这几年的发展犹如过山车,多次面临破产被迫放弃。排除外部原因,它也犯了三个严重错误:

1.线上线下冲突,实体业务无法直接关闭。

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童装品牌“绿盒子”就是从电商起家的。2006年以前,绿盒创始人吴芳芳的设计工作室曾在易贝上销售产品。2006年,她关闭电商渠道,开辟线下零售,加入进来。三年后,绿盒子的实体店再次关闭,品牌直接入驻淘宝天猫。仅仅一年后,绿盒子重新开放了线下业务,并在上海西郊的安百里开了一家实体店。不到十年的时间,绿盒子已经线上线下三轮,终于在去年推出线上线下双渠道业务。

且不说这种“折腾”造成的客户流失和成本,以线上线下冲突为由关闭实体店是不明智的。虽然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毋庸置疑,但实体是不可替代的。吴芳芳大概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在那一年关闭了所有实体店之后,他又重新开张了。但是过去的经历并没有让她的计划进展的更加顺利,实体店的份额一直做不到,徘徊在5%。

2.品牌推广不是靠烧钱,抓住电商的入口才是关键。

尽管吴芳芳女士声称她的融资数额尚未密封,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绿盒子烧了很多钱。在2011年《中国达人秀》热播期间,上海女孩“周晓荔波”张冯喜也走红网络。绿盒子立即聘请张冯喜作为其代言人,并在上海所有地铁站张贴大型广告。由这个充满上海幽默、口才极佳的小姑娘来提出童装安全问题、推广品牌文化、增加品牌溢价,是一个绝妙的策略,但“烧钱”的策略并不适合绿盒子。

传统营销渠道比创业品牌和电商品牌更适合成熟品牌。与网络营销相比,传统营销有其自身的优势:传播量大、影响力广、产品溢价高,但同时也存在成本高、传播不准确、无反馈信息等劣势。而网络营销成本低,影响力深,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强。它可以随时得到消费者的反馈,甚至快速得到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分析数据,从而及时调整下一步的营销策略。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虽然影响力广泛,但有两大缺点:没有数据反馈和数据分析,需要自己导入流量。电商平台已经为你铺好了路。

淘宝、JD.COM、1号店等电商平台本身就是大型消费入口,为各大品牌引入了巨大的流量。品牌所做的是根据自己的用户群体选择平台,充分了解和使用平台规则和服务。

此外,电商平台不仅是销售商品的渠道,也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渠道,甚至可以作为产品测试基地。

3.多品牌的冒进和失策,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是核心。

从2006年开始,绿盒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个新品牌,这必然会导致供应链管理的混乱。陈涛认为“品牌就是管理”。店铺流量一旦起来,就要输出品牌文化。除了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严谨的IT物流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的供应链是关键,决定了商家对商品的掌控力和商品对市场的高速匹配。

小批量模式是未来供应链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跟随市场变化的生产方式。只有准确把握市场反馈,及时调整,才能降低库存,减少损失。

如何降低小批量的生产成本?这种模式对厂商也是严峻的考验,也在推动其转型。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当然需要双方的共同意愿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消费行业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绿盒子”通向哪里?

看来摆在它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破产清算或者破产重整。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吴芳芳曾表示:“破产清算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我想争取破产重组。我不顾一切地去挽救绿盒,因为我怕供应商吃亏,我不想让我建立的品牌破产。”供应商拒绝吴芳芳的重组计划,表明债权人对这一计划没有信心,更倾向于破产减值。

(“绿盒子”CEO吴芳芳)

有市场人士指出,绿盒子还有很多潜在价值,在品牌价值、产品设计、线上运营等方面都有优势。同时拥有多个品牌,包括三个自主品牌和七个国际品牌授权合作伙伴品牌。基于此,其重组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电子商务资深人士陆并不认同这一观点。“目前绿盒子整体经营情况并不理想,自有品牌销量也不是很高。现在还是靠卖迪士尼的童装支撑门面,所以现在不是赚钱的生意,价值也不大。预计如果重组的话,很难找到合作伙伴。”

“最乐观的情况是绿盒已经还清了供应商的欠款,继续运营。但由于其声誉受损,愿意与之合作的供应商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和大品牌合作代运营,否则做自己的品牌越来越难,但目前的运营市场并不乐观。所以不管是这种情况还是最后的破产清算,可以说绿盒已经面临绝境了。”鲁对说:

电子商务分析师李成栋也认为,清算的可能性更大,重组将面临更大的困难。“绿盒子现在口碑比较差,整个服装技术开发团队都没了。重组非常困难。”

此外,从在淘品牌绿盒子破产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供应商的角度来看,鲁表示,能否最终拿到欠款“很有可能血本无归”。他说“欠款不是小数目。对于销量不大,还在亏损的绿盒子来说,还钱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即使经营得好,10年也很难赚回来。换个角度看,即使绿盒最终申请破产,处理过程也会很漫长,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淘品牌发展回归理性

绿盒子的破产,给线上线下的淘宝品牌敲响了警钟,也让业内人士开始思考,曾经辉煌的淘宝品牌是否已经迎来拐点,未来发展在哪里?

目前淘宝品牌的发展似乎有遇到天花板的迹象:一方面线上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传统品牌纷纷触网。内忧外患之下,很多淘品牌都开始了O2O布局。鲁指出,2015年是O,企业利用这个概念吸引投资人的眼球很容易,但目前基于它进行大规模的业务布局是非常困难的。“在自己财务可控的范围内尝试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线上运营亏损而转到线下运营盈利是不现实的。”

鲁说:“基本上没有一个布局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同时又可以做得很好。这和很多实体店转行做电商不一样,因为这是一种补充。但是线上线下转移很难,要面对的因素很多。可以说大部分淘宝品牌都不适合线下,绿盒子也没有这个能力。”

李成栋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线上和线下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可以说线上运营是比较脆弱的。如果供给端和资金端不够强大,线上运营往往难以抵御冲击,而线下运营相对稳定。正因为两者的区别,线上运营遇到瓶颈后,转到一线同样困难。”

李成栋指出,“目前包括淘品牌在内的电商行业,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回归理性的阶段。没有刻意的公关、推广等噱头,企业会理性经营,长期来看会回归正常,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交电子邮件:joyce@minigee.com

BP交货:xiangmu@minigee.com

广告/商务合作请加微信:minigee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2604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