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集团

投资13亿建医院,想捐给政府,但股东反对后捐赠取消。现在尘埃落定了…

作者|肖翔

来源|看医界(ID: 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素材!

投资13亿建医院,想捐给政府,但遭到股东反对后捐赠取消。现在,最新消息来了。近日,宁波市海曙区人社局回应一网友留言称,宁波普济医院(即将成立)原股东将退出医院筹建,国资集团将继续医院筹建。

据《看医界》了解,宁波普济医院原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雅戈尔,股票代码600177。公开资料显示,雅戈尔集团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时尚、地产、投资、国际贸易四大产业。雅戈尔于1998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几年,宁波普济医院的筹建一波三折,经历并不顺利。

雅戈尔集团

(宁波普济医院效果图)

据了解,2015年,雅戈尔宣布进军大健康产业。当时宣布以自有资金成立雅戈尔健康产业基金,宣布进军大健康产业。2018年5月,雅戈尔宣布以7500多万元竞得宁波海曙区一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计划建设一座三级甲等标准的大型综合医院,并以此为依托发展健康产业,实现地产板块的转型探索。

今年10月,普济医院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计划开放床位1600张。2019年12月,有消息称,宁波市第二医疗中心与雅戈尔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宁波普济医院全面托管协议。医院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拥有独立国际医疗中心的“宁波二院西院”。

经过四年的建设,2022年4月,宁波普济医院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然而,原定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普济医院并没有如期开业。雅戈尔的一则通知将宁波普济医院推到了聚光灯下。

2022年5月18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专注时尚产业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拟退出健康产业,将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捐赠给宁波市人民政府。拟捐赠资产预计价值13.6亿元(以决算为准)。

雅戈尔捐赠新建医院,引发巨大争议。有股东认为,该捐赠没有考虑所有股东的意愿,涉嫌损害小股东利益。5月23日晚间,雅戈尔再次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听取股东意见后,公司决定终止捐赠。

2022年底,一位自称是浙江省宁波市普济医院(筹备中)的医生在浙江省领导邮箱平台留言称,2022年12月12日,雅戈尔集团召开会议,通知全体医务人员,2023年1月15日前撤销医院,终止与200多名医务人员的劳动合同。

宁波市人社局在回复中称,经调查核实,普济医院(筹)原股东将退出医院筹建,海曙开投集团将继续医院筹建。普济医院(筹)的性质和用工主体没有改变,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原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离职,雅戈尔集团将给予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宁波市人社局回复中提到的海曙开投集团,全称为宁波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调查显示,宁波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海曙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持股100%的国有独资企业。

也就是说,宁波普济医院未来有可能成为国有医院。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国有医院接盘的情况并不少见。

2022年8月8日,曾经由万达投资建设的“高端国际医院”青岛海康医院一度搁置,最终由国企投资接手,正式宣布开业。据悉,这家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上的医院,是海法集团打造的“小专科、大综合”的国际化高端综合医院,也是海法集团在青岛投资运营的第一家医院。海法集团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

2021年4月,河南省信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信阳市国有企业华信投资集团收购圣德国际医院集团60%股权,圣德国际医院集团转型为国有控股企业,旗下河南圣德医院整合为政府托管的新型公立综合医院,以信阳市妇幼保健院为品牌建设成信阳市人民医院。这也意味着河南大型民营医院河南圣德国际医院正式由民营转为公立。

对于雅戈尔来说,由国资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可能是三方都比撤销医院更好的选择。

缺乏专业运营团队,退出医疗行业。

在5月的捐赠公告中,雅戈尔表示,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司缺乏相关行业的运营团队和经验。若继续投资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投入产出失衡,不利于公司集中资金和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基于此,雅戈尔表示,公司决定在资源、资金、团队、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聚焦主业,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拟向宁波市人民政府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具体捐赠方案将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协商实施。

事实上,对于经营跨境医疗服务的雅戈尔来说,宣布退出健康产业并非无迹可寻。2019年以来,雅戈尔的投资战略建议书及相关财报和年报中,多次传递出专注主业发展的信号。

另一方面,如雅戈尔公告所述,公司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和经验也可能是考虑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短平快的行业。

据《今日京商》报道,医疗专家赵恒分析,跨界的难点主要是医疗服务的改革,尤其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后,医院不再是高利润行业,这个行业不再有吸引力。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学教授邓勇看来,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生产服装的雅戈尔没有运营管理团队和一定的经验。

对此,医学人文培训师朱仁智也撰文指出,随着DRG/DIP的支付,公立医院盈利能力变弱,成本控制不好,甚至亏损会加大。“欧美国家实行DRG后,一批医院倒闭。原因是成本高,财务管理能力弱。中国的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医院,有‘靠山’,不怕倒闭。但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还是逃不出被‘卖掉’的可能,就像后来的河南省立医院属于郑大一一样。”

大医院还是这样。反观雅戈尔,朱仁智表示,在外部环境出现问题后,或者原本盈利的业务,迅速开始“缩表”,即出售部分资产或者捐赠不良资产,首先考虑还债,以应对可能的“寒冬”。

多家上市公司退出医疗服务行业。

与雅戈尔类似,前几年很多上市公司涌入医疗健康领域,如房地产、瓷砖、煤炭、珍珠养殖、医药等。,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政策的红利下,并由此掀起了医院投资并购的热潮。然而,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面临一些困难,有些公司甚至宣布退出医疗服务行业。

以上市公司常宝为例,据了解,早在2016年,从事能源和机械设备制造的常宝就开始谋划医疗服务行业的跨界转型。2017年,常宝斥资9.92亿元收购医疗资产,但不到两年时间,拟逐步退出医疗服务行业。

2021年1月,常宝股份发布公告称,将继续推进实施前期计划退出医疗服务行业相关事宜,专注于能源管主业。同时向钟敏叶嘉和上海嘉鱼医疗出售山东高瑞和四川什邡二院100%股权、宿迁洋河人民医院90%股权。

不仅是常宝股份,据了解,2018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聚焦主业,逐步剥离医院资产。

以房企为例,2018年6月,以存量地产销售和物业管理为主的绿景控股发布重大资产出售草案,宣布剥离早期医疗项目。此时距离吕晶控股计划融资100亿元布局妇幼医疗服务领域,计划退出房地产业务,彻底转型医疗领域,也不过三年时间。

相比能源、地产企业,医药企业跨界医疗似乎更有优势,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据介绍,早在2014年,人福医药就宣布,公司将在未来3-5年布局20家左右的医院。但2018年以来,公司不仅没有在医疗服务领域深耕细作,反而出售了相关医院的股权,并宣布将逐步退出医疗服务板块。

无独有偶,在2014年溢价收购数家医院后不久,京丰医药也开始了“卖”医院之路。其中,2018年,景丰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以1.5亿元出售盈利的金沙医院100%股权,并称出售金沙医院有利于整合集团资源,专注于主业医药产业发展。公司将继续剥离非主营资产,聚焦主业,为主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保障。

对于上市公司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后又退出的现象,有业内专家表示,资金回笼缓慢、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公司管理层内部的分歧、跨界后的水土不服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这些上市公司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重大挫折,一些乐观的“跨界者”开始重新评估进入市场的成本。(本文为《看医界》刊发。转载必须获得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23106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