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毛衣教程(最简单的棒针毯子织法)

针织毛衣教程(最简单的棒针毯子织法)本文转载自 编织人生论坛 作者:兰姐编织

01.01.

编织样品

用适合的针和要编织的线编织5-10CM大小的小样,量一下,比如5CM=18针=23行,计算出1CM密度:1CM=18/5=23/5=3.6针=4.6行

量一下要织的毛衣各部分的尺寸。

02.

比如衣长41CM,挂肩15CM,胸围64CM,袖长31CM

03.

计算每一部分的针数和行数。

W=前片=后片的针数
A=腋下收针数=10%WB=肩的针数=20%WD=圆领的深度=10CM*4.6(1CM的行数)=46行C=圆领总针数=40%W前领中间留针=C*1/3前领两边减针数= C*1/3各部位的行数:衣长=41CM*4.6=189行,挂肩=15CM*4.6=69行

前领针是这样减的

04.

1、 将圆领的行数D平均一分为三
2、 上部分1/3平织比如1/3*46(D)=15行下部分2/3为减针段=2/3*46(D)=30行,怎么减两边的针数,这是最难点,要掌握计算方法:2-3-1 2-2- 2-1-X 2-2-Y, 根据这个关系立方程式,解出X和Y的得数 3+6+X+2Y=总针数=16针 2+6+2X+2Y=总行数=30行 计算得出X=15 Y=-4整理后就应该这样:2-2-1 2-1-14(16针30行) 平织15行

05.

挂肩(也就是把针收在腋下)

A=腋下收针数=10%W=12针 2-4-1 2-2-2 2-1-41先要计算出挂肩,也就是腋下的减针数:胸围针数(前片或后片的针数)*10%;2、分三段减针。将减针数平均一分为三,每段各减1/3;3第一段一次减去,如果超过5针,一般分2次减。4第二段采用2-2-N的方式,如果此段针数为单数,则先“2-3-1”再2-2-N.5第三段采用2-1-N的方式。6如果要挂肩曲线更加优美顺畅,还可将第三段的减针再平均一分为二,分为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采用2-1-N,第四段采用4-1-N.例子:1、腋下减针数为13针的话2、分三段的话,平均一分为三,第一段收4针,第二段收4针,第三段收5针3、第一段一次减去,2-4-1(即所谓的平收)4、第二段2-2-25、第三段2-1-56、挂肩曲线更加优美顺畅,第三段再一分为二,第三段2-1-3,第四段4-1-2

后领针织

06.

后领的编织一般深1.5–2厘米,约4–6行,根据你的样片算出行数。先在中间留针,所留针数约为后领子针数的3/4.接着在两边减针,每边的减针数=(后领子针数-留针数)÷2最后由快至慢分2至3次减完。可以用2-3-1,2-2-X,2-1-Y来套算。

07.

背面编织

后片与前片大多数地方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斜肩处。(视频教程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前后片的挂肩高度是一样的,只不过后片在顶部织成了斜线。肩24针,我们的斜肩打算用小燕子收针法,6并3的方法来。
三针小燕子收法:右边:第1,2,3针织下针,将第4针挑到右针上,将第7针挑至第5,6针之前,第7针在上面,将第4针和第7针并收(第1针小燕子完成),将第5针挑至右针上,将第8针挑至第6针之前,第8针在上面,第5针与第8针并收(第2针小燕子完成),将剩下的第6针和第9针并收(第3针小燕子完成);左边:织到倒数第9针开始收小燕子,将倒数第9针挑至右针上,将倒数第6针挑至倒数第7和第8针之前,倒数第6针在下面,倒数第6针织下针,然后将倒数第9针盖在倒数第6针上(左边第1针小燕子完成),将倒数第8针挑至右针上,将倒数第5针挑至倒数第7针的前面,倒数第5针在下面,织倒数第五针(织下针),然后将倒数第8针盖在倒数第5针上(左边第2针小燕子完成),织倒数第4针,将倒数第7针盖在倒数第4针上(左边第3针小燕子完成),再将倒数3,2,1织下针,左边的小燕子全部完成;所以,减掉小燕子边上的3针下针外,就是有24-3=21针,这21/3=7,即2-3-7(收7次,14行)。 斜肩收针法:详细图文教程,荐存!你一定用得到的羊毛衫斜肩收法

袖子编织

08.

(一)袖子加(减)针经典计算法这个讲解是指袖子从下往上织时。如果是从上往下织的话,就把下面的讲解全转换成减针就行。
1、先算出袖底加针数,因为袖底加针一般是每次加1针,所以加针数也就是加针次数。加针数=(袖壮针数-袖口针数)÷2袖壮是指袖子最宽的地方,也是袖子靠近肩的部分。2、计算加针间隔行数间隔行数=加针行数÷(加针次数+1)加针行数是指袖子长度所需的行数3、袖底加针一般应采用先慢后快的原则,使袖底斜线略呈凹形。例子:袖壮79针,袖口49针。袖长行数为90行(即加针行数90行)a、加针数=(79-49)÷2=15针(即需要加针15次)
b、间隔行数=90÷(15+1)=5行余10
c、由此可知,15次加针中有10次可以间隔6行加针(6-1-10)。剩下的5次是间隔5针加针(5-1-5),这样加起来才85行,袖长要90行所以还要5行平织。最后加针方式为:5行平织5-1-56-1-105余10为什么会是5行平织 5-1-56-1-10。。。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任何袖子加针计算法中,只要套用就行。
请看例子1:(79-49)÷2=15针(即需要加针15次)

90 ÷ (15+1) = 5行10,其中1为常数。你要做的就是加1。10是列除法的商的余数,不是计算器直接除的!

90除以16是取之不尽的,而且是大于5和10的。

那么,用套用公式为:5行平(指的就是那个5余10的5),5(指的还是那个5)-1-5(需要加针次数15次减去,余的那个10),6(指的是5+1.指的是那个5加上1,1这里是常数,加上1你就做对了)-1-10(指的是那个余10)。这样大家就可以死记套用公式了,不用再去想它的原理。
例子2:
需要加针17次,总行数40,得出:40除(17+1)=2余4那么,用套用公式为:2行平(就是那个2余4的2),2(还是2余4的2)-1-13(17-4)(加针数17减去2余4的4),3(2+1)(还是那个2+常数1)-1-4(2余4的4)例子3:需要加针33次,总行数100,得出:100除(33+1)=2余32那么,用套用公式为:2行平,2-1-1,3-1-32d、一般间隔单行加针不太方便,所以,宜全改成间隔双行加针。因此,我们的加针方式改:4行平织4-1-X6-1-Y
这个好像也是小学时学的吧,是二元二次方程式。1*X+1*Y=154+4*X+6*Y=90算出:X=2Y=13最后调整后加针方式为:4行平织4-1-26-1-13
(二)袖山经典计算方法先把买来的线织成小样片(10厘米*10厘米的小方块)后,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针,1厘米有多少行,再量出衣服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再计算出衣服各部位的针数和行数.比如:
以袖山为例:样片中1厘米=A针,1厘米=B行,那袖山的各部位量一下,宽度为C厘米,深度为D厘米.那么就可以算出袖山宽度(袖壮)的针数为A*C,袖山深度的行数为B*D,现在我们以上面的数据说明一下:例:袖壮针数A*C=84针,山头宽针数16针(84*1/5)
山头减针=(84-16)/2=34针
山头深行数B*D=36行先把A段计算好,例子中是2-4-1,那BE是固定值, C是2-1-X,D是2-2-Y,好,我们看下:
A段2-4-1
B段2-3-1
2-2-2
C段2-1-X
D段 2-2-Y
E段2-3-1
2-4-1这样先计算出山头减针数34针=4+3+4+X+2Y+3+4=34针
再计算出山头深行数36行=2+2+4+2X+2Y+2+2=36行得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式:X+2Y=162X+2Y=24
解出 :X=8,Y=4
希望本次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结束

作者|蓝捷织造

编辑|金鱼

图|网络

你的小可爱在等你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19176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