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t恤衫厂(北京服装厂在哪里)

近日,“北京SKP不允许外卖人员入内”登上微博热搜。很多京外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北京SKP算什么?不让外卖人员进入怎么办?

作为国内最大的奢侈品商场,北京SKP的一双品牌拖鞋能卖到7600元,一件印有品牌图标的t恤能卖到1万元,几万到几十万元的包包比比皆是。此外,北京SKP一楼的超市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奢侈。有媒体报道过,274元就能买到两个榴莲,189元12个草莓,在这里还能看到28888元的獐子岛海参。

在高档商场的环境中,“外卖人员不得入内”等涉嫌歧视的语句很容易触动人的敏感神经。分析人士表示,在法律层面,商场并没有拒绝外卖骑手进入商场的合法性。此外,小众高端品牌与互联网的普及有着天然的矛盾。主打高端路线的北京SKP商场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品牌定位,也值得探讨。

01“外卖人员不得入内”

7月11日,微博博主@曹导发布视频称,其在职业体验期间,穿着外卖工作服去北京SKP商场送外卖被拒,保安称“穿着外卖工作服不能进入”。7月12日,北京SKP发布声明称,SKP为顾客和工作人员设置了不同的出入通道,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按照规定统一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所有大门都是专门为所有顾客开放的。

声明还称,疫情期间,为做好防控工作,商场餐饮外卖实行“定点取餐方式”,外卖小哥需在指定取餐点取餐。

北京t恤衫厂(北京服装厂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网友引起的“穿外卖员工作服不能进商场”的质疑,北京SKP的声明中并未明确提及。SKP在京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SKP不歧视任何行业和人员。疫情发生前,外卖骑手可以通过员工通道进入商场取餐。疫情发生后,所有外卖骑手不得进入商场,必须到指定的取餐点取餐。此外,他还表示,并不是“穿外卖员的工作服不能进商场”,而是外卖员来取餐,无论穿什么衣服都不能进。

防疫期间,网友也在讨论外卖骑手是否可以进入商场取餐。有网友表示“防疫期间可以理解”,也有网友评论“涉嫌职业歧视”。

@LaoKazzz:很多小区商场写字楼都不让进。

@冷月波波霜雪天:为什么允许你们商场的商家开外卖单?

@全能熊:主要是摄影师业务不熟。餐厅有送餐通道,办公楼有货梯。

@京京京京京京:重要的是,如果外卖进去消费,而不是取餐,那就是裸的歧视。

你不是SKP喜欢的类型。

对于熟悉北京的人来说,五环内有很多商圈,但主要是四大高端奢侈品商圈。长安街自西向东依次为翠微百货、王府井、国茂三期、北京SKP。其中,站在北京购物鄙视链顶端的北京SKP可谓是国际高端奢侈品的集中地。这附近不仅有各种高端国际公寓,还有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影视传媒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SKP吸纳了全球938个品牌,其中国际知名品牌75个,国际名品旗舰店10家,使得巴黎和纽约的最新产品能够同时在中国北京上市销售。SKP官网显示,仅北京和Xi安两家商场,全国各地的奥莱购物小镇都有SKP自营品牌店。

北京SKP的“吸金”能力有多强?根据联商联合发布的《2019大陆商场报告》。com和商业地产,2019年北京SKP总销售额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3.3%,这也是北京连续十年单体商场业绩第一。此外,2019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商场还有销售额117亿元的北京国贸商城、销售额近122.4亿元的南京基德广场、销售额超过105亿元的杭州大厦等。

事实上,北京SKP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豪华综合体,也是世界顶级的高端购物中心。根据英国建筑师sy重晶石和GlobalData联合发布的2019年研究报告,北京SKP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拥有170年历史的英国奢侈品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Harrods)。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是天猫等电商平台推出“双11”购物节的好时机,而对于高消费人群来说,北京SKP一年一度的周年庆就是他们的购物狂欢节。据时尚商报消息,2019年11月14日至24日,北京SKP在此期间举办了周年庆。其中,SKP单店销售额达10.1亿元,直接刷新了7.9亿元的纪录。

毫不夸张地说,北京SKP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国内大部分商场半年甚至一年的销售业绩。北京的刘女士告诉中新经纬,她作为SKP的一员,去年在北京参加了SKP的周年庆典。“商场里的奢侈品都是国际定价,几乎不打折,但是商场会员积分可以兑换抵消一部分金额。我等了很久才开始做品牌包。让我震惊的是,我在收银台排队的时候,看到排队买单的人一次付了十几万,就像买白菜一样,突然觉得自己属于极度贫困者。”

天眼查显示,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实收资本2.5亿元。其中,辐射投资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广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Ltd .)持股60%,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0%。目前,公司拥有北京华联尚荣商业管理、北京华联时尚百货、华联SKP(陕西)百货等20家控股子公司。

03SKP“骄傲”的资本

疫情期间,北京SKP多次调整和缩短营业时间。随着疫情不断好转,北京SKP宣布将于3月28日全面恢复营业。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进店人数明显减少,但奢侈品供应商却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今年5月,香奈儿、爱马仕、宝格丽、古驰、迪奥等奢侈品牌在在全球范围内相继提高了价格。根据香奈儿的公开声明,由于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范围内标志性手袋和一些小型皮革制品的价格已经上调了5%-17%。有媒体报道,香奈儿迷你包CF“方胖子”从2.16万元涨到2.71万元,涨幅约25%。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对全球时尚界造成了严重打击,奢侈品牌的一系列涨价行动主要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品牌价值,提升利润,促进销售。有分析认为,提前释放涨价消息也是品牌的营销策略,从而刺激消费增长,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

一位零售业业内人士告诉中新经纬,商家入驻北京SKP并不容易。“中国的百货零售一般都是租赁、合资、自营的模式。高端商场对品牌商家的审核更为严格。他们不仅需要品牌母公司的授权,还需要符合各项业务标准。这种高档商场,交了进店费就进不去了。”

北京SKP商场一家德国女装品牌店的店员告诉中新经纬,商场里的店面租金因为楼层和面积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品牌和商场合作的方式是‘扣点’,也就是商家抽成。比如我们这个品牌就扣28%,也就是说在正常销售的情况下,每卖100块钱就给商场28块钱,但是疫情阶段有没有变化还不清楚。”

专家:社会责任和品牌定位值得探讨。

北京卫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宇豪在接受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采访时表示,在法律层面,商场并没有拒绝外卖骑手进入商场的合法性。张宇豪指出,此事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SKP商场对销售人员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即使穿着这样的衣服也禁止进入,这可能是不合适的。“现在防疫工作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商场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卫生守则、严格佩戴口罩、统一外卖配送到商场统一就餐地点等方式,平衡防疫和外卖人员的合法权益。”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言和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从品牌定位来看,北京SKP主打奢侈品、时尚和高端商场。为了维护其固有的品牌形象资产,在商场管理方面,相对于其他普通商场来说是比较严格的。

“为了给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商场的管理规范才有意义。此外,SKP在北京的主要目标消费者是高收入人群。从目前来看,事件对这类客户影响不大。小众的高端品牌和互联网的普及有着天然的矛盾。主打高端路线的北京SKP商场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品牌定位,也值得探讨。”言和说。

本文来自中新经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穿搭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nnysky.cc/chuanda/1134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