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尚服装文章正文

余干县月白服装设计时尚店的简单介绍

时尚服装 2022年01月19日 13:40 211 admin

精选拍品

Lot 0215 清乾隆 白地轧道海水矾红描金龙纹杯、托(一套)

尺寸余干县月白服装设计时尚店:D:6.2 cm -12.1 cm

起拍价:20,000 人民币

清乾隆 白地轧道海水矾红描金龙纹杯、托(一套)来源:英国私人藏家旧藏余干县月白服装设计时尚店,入藏于上世纪50年代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双方框楷书款 清朝沿袭明代饮酒的习俗,故此种小杯为当时较为重要之酒器。且诚为一套,殊为难得。本品杯、盘内壁施白釉,口沿及器底皆有描金一周。外壁于白彩上以轧道工艺装饰汹涌的海水波涛纹,其上绘矾红彩云龙戏珠图案,下以粉彩饰海浪波涛,二龙神采奕奕地奔走于火焰间,绘工细腻而娴熟,毫无犹豫及随意之笔,于细节处彰显御窑风范。轧道工艺是乾隆朝著名督陶官唐英创制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即在色地上以尖状工具剔划出花卉图案,再于其上作各种装饰。此技法做工繁琐,极耗人力物力,向为乾隆朝官窑器的精细之作。本品釉色纯美,外壁红白二色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绘工、刻工均无可挑剔,并饰以繁缛的轧道工艺,其华贵的宫廷气息扑面而来。如此色彩艳丽、纹样繁复的精细之作,当甚为乾隆帝所喜。盘,为盏托,圆形折沿,中央突起以置杯盏。全器以白彩轧道海浪纹为地,其上绘以矾红彩云龙纹,托心饰矾红寿字纹,口沿饰回纹。红白二色对比鲜明,视觉反差强烈,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矾红楷书款。杯,为薄胎,撇口,深腹,小圈足,胎质凝结,釉面厚润泛青。外壁的矾红彩描绘舞动的云龙与海水,口沿与圈足处各饰两道矾红彩弦纹。底亦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矾红楷书款。纵观乾隆一朝,前后历时一甲子,工匠兴替之故,御瓷款字变化较大,但主要以篆书为主。目前所见乾隆朝书写楷书年号款之御瓷存世量不多,主要以盘碗等圆器为主。检视档案文献,可知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曾有前后之别,今日所常见者应为乾隆钦定之篆字款式,烧制于乾隆二年十月以后。而烧制于此之前的篆款和楷款器皿,其前后施用时间不足两年,故传世所见稀少,由此可明确推断,本品应烧制于乾隆元年至二年之间。与之类似者可参见 *** 博物院馆藏的两件清乾隆龙纹杯,工艺纹饰及款识几乎与此件完全一致。

参阅:《瓷器上的龙纹特展目录》, *** 博物院,1983年,图77 《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两木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页333,图14 《清盛世瓷选萃》,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页276,图9

Lot 0278 清雍正 青花缠枝西番莲纹盘

尺寸:D:21 cm

起拍价:300,000 人民币

来源:南京文物商店旧藏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盘敞口,弧腹,圈足。盘内外施白釉为地,皆饰以青花缠枝西番莲纹,枝蔓盘曲,花卉盛放,柔美舒雅,繁而不杂,错落有致,既有婉转之姿,又有灵动之态,其流转间精到的笔触与自然活泼的意蕴完美融合,有灵动隽秀之感。底落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拍品为清代御窑传统制式,器型规整,胎质细腻,如玉如脂,青花发色艳丽,纹饰布局疏密有致,为雍正官窑上佳之品,殊为难得。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2003年,页123

Lot 0279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花觚

尺寸:H:44 cm

起拍价:60,000 人民币

记录:香港佳士得拍卖行 花觚造型取自商周青铜器,原为酒具,自宋代开始生产瓷质觚,其功能亦由酒具转变为陈设用器。明末清初之际,瓷质花觚开始大量 *** ,尤以康熙时最盛。花觚中部突起,绘折枝花卉图,上下部均绘山水景致,绘画流畅,青花发色艳丽,分水层次清晰。此件拍品发色青翠亮丽,纯净浓艳,有“翠毛蓝”水准。器身上下通景式构图,青花分水精妙,非一般匠人所能。全器造型端庄,画意丰富,布局得当,青花色泽青翠艳丽,极富层次感。

Lot 0289 明洪武 青花缠枝 *** 纹盘

尺寸:D:21 cm

起拍价:140,000 人民币

此盘菱口,折沿,浅弧壁。钴料青灰浓艳凝重,所绘纹饰严谨有条,缠枝莲纹盘绕紧实,仰俯莲瓣致密有度,器型端庄大气修坯精细,盘口修饰花纹,典雅大方。洪武一朝恢复官窑制瓷,《大明会典》卷一九四《工部虞衡清吏司窑冶陶器例》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可知其时御窑瓷器可直接体现皇帝个人审美及爱好。明初景德镇御瓷纹样,一改元代密不透风的装饰技法,强调质朴有序之风格。正如明崇祯十年立于景德镇御器厂的石碑所载:高皇帝以纯朴开基,敦大贻训,土硎可啜,奇巧不尚,有古帝王风度。本品当属此风格之典范。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页244,图22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Lot 0291 清康熙 釉下三彩披麻皴山水纹图盘(带民国盒子)

尺寸:D:20.8 cm

起拍价:20,000 人民币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入藏于上世纪70年代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撇口,浅弧腹,圈足。圈足露胎,胎坚质细,通体施透明白釉,釉面润泽。釉下以青花、釉里红及豆青三色绘山水,设色浓淡相适,整幅画面置景远近合宜,釉下三色搭配得当,画意深远,颇具文人气息。釉下按彩又称“釉里三色”,是康熙时期独有的瓷器品种,集青花、釉里红、豆青釉三种色彩于一身。由于三种彩料发色温度及对还原气氛的要求不同,其烧造难度极大,因此烧造量有限,传世品更是少见。本品即是难得一例,先在素胎上刻划纹饰,再施以三彩,三种颜色和谐搭配,将远山、草木、寒江、红叶都完美的表现出来,一派幽淡平远的山野风光跃然于眼前。青花、釉里红与豆青皆发色均匀纯正,殊为难得。同时,运用披麻皴的画法加以渲染,使得整个画片布局相得益彰。

Lot 0303 清中期 墨彩山水人物故事图大碗

尺寸:H:17 cm D:41 cm

起拍价:80,000 人民币

拍品尺寸硕大,撇口,深弧壁,圈足。造型周正,端凝敦厚,静穆古朴,制器严谨,比例均衡,线条俐落简洁,考究端庄。碗内外以墨彩满绘人物故事图,碗心绘松下高士图,两位长者相聚于松下石桌前,长者身后苍松遒劲,人物面部染以赭色,显得更加形象生动。长者似乎正在品诗问句,饶有兴趣。内外壁均绘各式人物故事图,人物形态各异,或行或坐,无一雷同。整体画面均作通景描绘,画面构图饱满,用笔流畅,墨彩有浓有淡,景致有近有远,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犹如古人水墨丹青之韵。作品山石屹立,绿树掩映,山石草木人物均以墨彩率笔勾皴,笔法凝练,文人画意十足,绘制秀美,形象劲健,绝非俗手所为。清代墨彩始于清朝康熙中期,流行于雍正、乾隆朝并一直延续直清末、民国时期。清代雍正时期创烧成墨彩瓷画。雍正墨彩颇负盛名,最常见的造型是小件器物,如盖碗、套杯、盘等,此后历代大件器中使用墨彩绘制者均极为少见。墨彩瓷的烧制 *** 是在烧成白瓷釉上绘上水墨彩,然后经低温墨彩瓷器墨彩瓷器温烧成。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研究获得成功,窑工首先在白瓷上以黑料绘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其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浓淡相宜,洁净素雅。纹饰方面以山水人物为主,画面犹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从尺寸上来说,本件拍品形制硕大,首先素白瓷胎在烧制过程中就极其困难,如此大的形制能保证周正已极为困难,兼之此碗的烧造年代为社会动荡的咸丰时期,咸丰一朝时局动荡,面临内忧外患,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使景德镇瓷器生产受到严重冲击,生产量大不如前,故如此件咸丰墨彩大碗更显珍罕,十分难得。与其它墨彩瓷器不同的是,此大碗不仅在外壁绘画,在内心亦绘有相同风格的墨彩人物故事图,堪称绝妙。此品以瓷器材质完美展现了水墨人物画的精髓,将列代经典瓷器工艺传承延续并荟萃于一身,人物刻画均形象生动,意韵无穷,堪称咸丰时期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墨彩器甚少,特别是如本品之巨型尺寸碗者则更为稀少。同类咸丰时期墨彩带内外画工艺的大碗纵观历年拍卖市场上,至今尚未出其二,此或为孤品。

Lot 0309 明崇祯 青花“尧访许由”图筒瓶

尺寸:H:47 cm

起拍价:150,000 人民币

拍品撇口,束颈,筒状腹,平底。外壁以青花通景绘尧访许由故事图,画中左侧人物作揖恭受访贤,尧帝面带笑容注视身前行礼之高士,身后仆从神态各得。所绘岩石,颇具质感,青花发色鲜妍夺目,分水技法细腻。高超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衣褶折迭错落之处尤见功力。人物刻画传神洒脱,集观赏与学术价值于一身,十分珍贵。此瓶之纹饰与常见之“文王访贤”图容易混淆,故应予以区分。晚明画意转变,下启康熙瓷画流行戏剧故事人物之先声,开一代未有之潮流。尧访许由图亦为明末清初景德镇瓷器独有的装饰题材,人物刻画传神洒脱,所用绘画技法属典型明代晚期作品,为崇祯时期青花瓷佳作。崇祯青花画风飘逸,色调淡雅,尤其是此时以版画为本绘制的各类人物故事更具代表性。此时器物所绘人物有别于康熙朝的雄健大气之风,更具细腻婉约之感,呈现出一种别样清新之美。此瓶从画风上所表达出来的时代风格,譬如地上的鱼鳞草纹,山石边的鱼卵状叶片,中茎留白的蕉叶纹,介字点叶片,皴染画法的山石,如此诸多特点俱是崇祯典型标准器之要素。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不受,正体现了二人的高风亮节。“让天下”作为寓言来理解,意味着将天下让渡出来,也就是不自居有天下,不将天下视为一己之产或一己之物。尧因为求贤为国,不以天下为私己之物,成为先秦诸家共同尊奉的圣人,作为圣人无名的典范。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从许由开始形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谦让为大、不慕荣利,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悠游山水、忘情诗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等等,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追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参阅:《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器特展》,页39,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7年

Lot 0310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图凤尾尊

尺寸:H:44.5 cm

起拍价:50,000 人民币

记录:伦敦南肯辛顿佳士得,2016年5月11日,编号341

拍品口外撇,长颈,鼓腹,圈足外撇,线条优美。此器形由花觚演变而来,因其器口外撇呈凤尾状,故称凤尾尊。器身上下以通景式描绘两段人物故事,其上半部分通景绘一人双腿微曲,两手作揖,表现谦逊。另一人头冠帽,手扶玉带板,做免礼状。身后小厮手持长扇。据人物动作判断其表现的或是战国时期范睢、须甲之间的故事。其下通景绘赏赐图,一高官贵人做封赏状,其下一人双手摊开承赏。青花发色明艳,绘画层次丰富,人物的衣纹、山石庭院等用皴、擦、染等技法表现,苍老中见秀润,浑厚中显劲峭,青花之色妍丽秀雅,分水技法炉火纯青,当为康窑青花“蓝分五色”之典型,配以精良细腻之胎釉相映衬,可谓独步有清一代,令后世摹古者望尘莫及。而体量如此之巨尚无变形,并且发色上佳,绘工精细,也可证彼时窑工烧造技艺之纯熟。清初,经过顺治时期的过渡,到康熙时政权已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制瓷业也得到长足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是继明永宣青花、成化青花和嘉靖青花之后的又一 *** 高峰期。这一时期瓷器上最引人注目的题材就是以版画为蓝本的人物故事。明代晚期,《顾氏画谱》、《诗馀画谱》、《唐诗画谱》等版画的大量刊印,为摆脱官窑限制、思想寻求解放的窑工提供了绝佳的素材。而此时坚硬洁白的优质瓷胎、发色亮丽的青花颜料又为窑工提供了上佳的“画纸”与“颜料”。这种借鉴版画用于装饰的手法,可以说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的开端。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34,图28

Lot 0314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纹莲子罐

尺寸:H:17 cm D:8.7 cm

起拍价:80,000 人民币

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 *** 展现出一个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此件莲子罐个头小巧,修胎整齐,胎质致密,通体施泛青亮白釉,釉面莹透滋润平滑。腹部通景绘携琴访友故事图,人物刻画传神洒脱,周围衬以树木草丛,构图考究,绘法娴熟。青花发色明丽,浓淡深浅运用自如,实为不可多得的崇祯时期制瓷佳器。

Lot 0317 清康熙 斗彩八仙祝寿图盘

尺寸:D:15.5 cm

起拍价:250,000 人民币

拍品撇口,浅弧腹,圈足。盘型精巧俊美,盘心绘松下老寿星观画,旁立一小书童,执笔试墨。中绘北斗七星与灵芝松鹿。内壁绘缠枝莲花托八件佛教圣物。外壁通景绘画群仙祝寿纹饰,其中有“八仙过海”和“海屋添筹”图等,均寓意长寿。此一品种为宫廷寿诞用器,相同尺寸、类似画意者还曾见绘有仙翁乘槎、寿桃灵芝等宫廷流行的祝寿纹饰,均画面灵动,工艺精湛。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彩釉莹润。前述题材相类的斗彩盘多署官窑年款,故宫所藏盘底以矾红绘团鹤衔桃纹为款识,契合祝寿用意,极为少见独特。前述题材相类的斗彩盘多署官窑年款,故宫所藏盘底以矾红绘团鹤衔桃纹为款识,契合祝寿用意,极为少见独特。尚见一例明宣德青花团龙纹菱口洗,底部以青花团龙取代年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39,图219 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28日,编号1335

Lot 0318 明万历 青花庭院婴戏图盘

尺寸:D:29.8 cm

起拍价:180,000 人民币

记录: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编号3652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敞口,浅弧壁,平底,圈足。以白釉为地,青花为色,胎质细腻,釉面洁白,内外施透明釉,釉汁莹润光亮。盘心以青花绘庭院婴戏图,群童身穿长衫长裤,或持花叶,或执旌旗,或敲打锣、鼓、钹等响器,载歌载舞,戏耍于庭院之中。形象灵动可爱,童趣盎然。四周巧妙衬以山石,祥云,使画面疏密有致。万历时期童子的后脑突出,身体修长,上衣和下裤完全用青花的色彩来区分。婴戏图或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婴戏图是明清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因画面以儿童游戏为主题,故称婴戏图,是当时人们对多子多福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婴戏题材在瓷器上的运用首见于成化官窑,后成一代名品,后朝均有所承袭,尤以晚明嘉靖、万历最为多见。其形端庄典雅,胎体轻薄坚致,釉面光洁莹润,但见一群小童三五成群,神态各异,嬉戏于庭院之间,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绘画精细入微,神形俱佳,釉彩填绘细致。

参阅:1.《天民楼青花瓷特展》,台北鸿禧美术馆,1992年,页96,图31 2.《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四卷,帕拉杜出版社,1994年,页141图1671

Lot 0319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学士图笔海

尺寸:H:16.3 cm D:19.3 cm

起拍价:250,000 人民币

来源:鲁氏父子有限公司,香港

记录:香港苏富比 拍品圆口直壁,下承玉璧底,外壁施白釉,釉面匀净坚致,釉质温润。胎质细密,造型规整,沉稳大气,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绘十八学士图,诸位学士于庭院间会友听琴、观书品画、赏景弈棋之场景。以竹石卉草为伴,以琴棋书画为侣,文人学士或含笑抚琴,或端坐倾听,或专注对弈,或观棋不语,或执笔若思若语,或窃窃私语,一派恬淡的世外情怀。画面中人物年龄、衣饰、神态各异,但都刻画生动,极为传神。青花发色艳丽,画工精细,画面格调高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只康熙青花文人雅士图笔筒,其画意与本件拍品一致,可作重要参阅。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令阎立本为其绘像。自此后,又有宋徽宗、李公麟、刘松年、仇英等人以十八学士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此后“十八学士”成为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而“琴棋书画”又是为学士们闲适生活的符号和象征,成为后代绘画者对十八学士的一种典型解读,逐渐成为表现《十八学士图》的一个重要模式。清初满族政权为笼络 *** 士大夫阶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博学鸿儒科,采用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 *** ,效仿唐太宗,招贤纳士,在此社会背景下,于瓷器上绘制文人学士图成为一时之风,是当时社会生活安定,人心归清的直接反映。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之一卷—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16、317,图208

Lot 0320 清康熙 青花欧阳修《秋声赋》诗文故事图笔海

尺寸:H:14.3 cm D:18 cm

起拍价:250,000 人民币

来源:香港拍卖行及地产 *** ,香港 记录:香港苏富比款识:“文章山斗”四字双行楷书款 康熙一朝大兴文治,打破满汉之分,弥合民族裂痕,特兴“博学鸿词科”,四方收罗人才为君王所用,故各式瓷质文房成为景德镇的重要产品,笔筒为一大宗,本品呈直筒状,胎体坚细洁白,釉汁滋润晶莹,外壁一面绘山水楼阁人物图,一面楷书精写《秋声赋》全文,绘工精细,诗文笔意流畅,字体间架得当。全器青花发色鲜艳,细节描绘清晰明楚,诗画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格调高雅脱俗,实为一件康熙文房精品之作。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对此类康熙瓷器评价尤高:“书长篇成文者,……皆全篇录……均康窑之铮铮者。” 《秋声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但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此件笔筒有「降霞」和「陵溪」款,从目前传世实物中可看到和「木石居」章配合使用的有「文章山斗 」、「二詹」「木石」、「降霞」、「降霞子]、「醉月轩」、「栖霞」等等•产品以青花、五彩和洒蓝器为主。由此可判断该件拍品为「木石居」主人所制。由《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可知,一九九二年该书作者汪庆正曾去美国佛吉尼亚,在柯蒂斯夫妇家作客,柯蒂斯夫人和英国的巴特勒(Butler)爵士都是收藏中国明末清初过渡期瓷器的大家,在他家中作者无意地发现了一件高44.7厘米的青花观音尊,器身绘满康熙时期景德镇的名胜古迹,有「五龙庵」、「景德寺 等等,并配有常时常地一此文人「昌江制咏 的题诗(十(插圈十),计有商岸存、董聪、赵文宗、俞汉翀、万舜建。其 *** 别重要的是在一首无题的诗:「墨龙万道各争先,旋绕分飞散复连,直上青云浑一色•应知已到九重天」。下有[商仝的具名并「木石居」章,这是迄今为止仅见的木石居主人的具名。此瓶器身还由木石居主人「降霞子」记述他和商岸存及俞、董二位友人共同唱和的情境。由此可知,木石居主人为商仝,据现存「木石居」瓷器看,商仝本人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在他周围汇集了一批文化人,这无形中对[木石居]所生产的瓷器的装饰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曾为[木石居]瓷器作画的画家中,不乏有曾经担任过官吏,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商岸存等名家。因此,该件拍品结合历史、艺术、研究价值于一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康熙瓷器。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两木出版社,汪庆正,1998年,页13-14,图10-12

Lot 0321 明崇祯 青花水浒人物之索超听报图筒瓶

尺寸:H:45 cm

起拍价:600,000 人民币

余干县月白服装设计时尚店

记录:伦敦佳士得,2012年11月6日,编号221

筒瓶是崇祯时期的典型器形,此件筒瓶唇口束颈、直腹下敛、底足平实,呈直筒形,造型挺拔,为这一时期的标准形制。晚明时期时局动荡,此种造型也寓有“天下一统”的良好祝愿。万历末年,官窑难以为继,《明神宗实录》载:“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一切榷税并新增织造烧造等项悉皆停止。”,官窑停烧的现状却给民窑生产带来了历史机遇,使民窑步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从大量崇祯、明末清初拍品来看,当时民窑瓷器的工艺水平已经不输嘉万制品,精者有的甚至超过了嘉万官窑产品。明晚期文人阶层的介入,促进了各类工艺品步入了一个兴盛期,民窑瓷器的烧制也别开生面。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内销的民窑瓷器绘画上增添了更多文人味。这些民窑上品细料瓷,与官窑呆板且程序化的表现方式不同,此类纹样大多取自时下流行的文学或戏曲典故,构图方式也与印刷版画及中国画风格交融。此拍品通体施白釉,颈部饰长短相间的蕉叶纹一周,自口沿倒垂而下,颈部及足胫处均暗刻两组双弦纹为饰,瓶腹通景绘水浒人物故事图,正中一人身着金铠,为水浒英雄之“急先锋”索超,腰悬宝剑,头戴雉尾,气足神完;其面前有探子持旗来报,似有紧急军情。其绘画精致准确而富于气势,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得,高超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其面部表情,身姿动态,乃至衣褶折迭错落之处尤见功力,气足神完,有崔子忠、陈老莲之致。《水浒》题材流行于明末,陈老莲有《水浒叶子》传世。时逢天下大乱之崇祯乱世,画此“造反”与“招安”的水浒题材,又结合筒瓶“天下一统”的内在意涵,大有现实意义。观整器用笔流畅,场景生动细腻,布局层次清晰,舒密得当,绘工精湛娴熟,画面意境幽深,青花发色纯正艳丽,分水技法细腻,笔触纤巧精致,状物有神,胎骨厚重坚致,釉汁滋润明亮,极具明代崇祯时期风格。晚明画意转变,下启康熙瓷画流行戏剧故事人物之先声,开一代未有之潮流,由此可见证一二。此筒瓶从画风上具有典型明末时期的风格,譬如地上的鱼鳞草,中茎留白的蕉叶纹,皴染画法的山石以及蕉叶山石旁的椿叶点,如此诸多特点俱是典型标准器之要素。纵观上述分析,此件崇祯筒瓶乃是时代之杰作,罕见之珍品,于明末之瓷器史中有其独特地位,当是研究、赏玩、珍藏、沿袭的不二之选。索超,号急先锋,北京大名府人,留守司正牌军,梁山攻打大名府时,被擒后归顺梁山,征方腊时阵亡。梁山排行第十九位,天罡三十六星之天空星。原著中描写其形象“脑袋斗后来一颗红缨”,在此瓶上的形象便演化为一缨雉尾,身披铠甲,腰间佩一口宝剑,威风凛凛,形如赞曰“勇如袁达安齐国,壮若灵神劈华峰。马上横担金蘸斧,索超名号急先锋。”索超头戴雉尾,身挂宝剑的形象在很多晚明水浒英雄题材的瓷器上都有体现。

Lot 0345 清道光 绿地紫龙碗

尺寸:D:11.2 cm

起拍价:120,000 人民币

来源:徐展堂—徐氏展览馆旧藏 记录:2004年香港苏富比款识:“大清道光年制”款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碗敞口微撇,圆腹,圈足,底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碗内满施白釉,外壁于绿釉地下暗刻云龙赶珠纹,再于纹饰上复施赭彩,风格古朴凝练,兼具雍容富丽,为道光官窑的精品佳作。色釉地龙纹器起源于明永乐朝,为素三彩的一种,其龙纹为“暗刻填彩”,非同一般彩绘瓷直接绘饰之法,即先在涩胎上勾出龙纹轮廓,经高温烧制成素瓷胎,复以彩料填涂,二次入窑以低温焙烧而成。后世各朝官窑均有烧造,成为清代官窑的典型样式。

Lot 0348 清光绪 青花龙纹碗(一对)

尺寸:D:11 cm *2

起拍价:50,000 人民币

来源: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形周正,釉质润泽。外壁青花绘两条行龙,青花呈色亮丽。底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拍品外壁以青花绘双龙赶珠纹,间以云焰纹点缀,龙体矫健,雄浑立体,尖牙利爪,威风凛凛。釉色润白,青花清幽浓丽,细节描绘精妙。

Lot 0352 明万历 青花穿花龙纹盘

尺寸:D:18.5 cm

起拍价:200,000 人民币

来源:1.Richard Peters旧藏;2.英国著名古董商Eskeazi旧藏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撇口,浅弧腹,圈足,胎质细腻,釉层肥厚,釉质微泛青色,盘心绘穿花龙纹,悠游于花枝之间,龙长身曲颈,鬃发直立,大眼长颌,龙鳞呈“W”形,爪似风车状,为万历时期较为典型的画法,所用青料发色近于纯蓝,填涂仔细,不似后期填涂散漫出线,是万历早期官窑青花的典型代表之作。

Lot 0353 清康熙 矾红龙纹碗

尺寸:D:16 cm

起拍价:250,000 人民币

来源:1、上海拍卖会,2005年12月4日,编号79 2、中国嘉德,2009年11月21日,编号2048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品侈口,深腹弧壁,下承圈足,碗型规整。通体施白釉,釉面润泽,外壁以矾红绘二龙戏珠纹,巨龙昂首挺胸,一派威武气象,极具康熙御窑龙纹特征。若细观之,笔触细腻,须发鳞爪,纤毫毕现,笔道坚定,恍若一气呵成。矾红亦层次分明,勾勒点染,浓淡有致。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康熙御窑典型书款方式。 本品绘饰细腻,勾画精湛,龙鳞排布栉比,体现了制瓷工匠极为高超的技术水平极脱俗的艺术审美。矾红明妍瑰丽,娇艳夺目,衬以白釉为地,对比鲜明,突显神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康熙矾红龙纹碗,器型、纹饰、款识均与本品相同,另藏有清康熙青花龙纹碗,同样器型,惟装饰技法改换青花,三者可互为印证,对读成趣。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 上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68、169页,图50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耿宝昌、吕成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4页,图12

Lot 0354 清雍正 白釉模印螭龙纹盘

尺寸:D:21 cm

起拍价:120,000 人民币

记录:纽约佳士得,2008年3月19日,编号635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敞口,浅弧腹,圈足,通体满施白釉。盘形规整,胎质洁白、细腻,修削精细,底足处理略带圆型,具典型“泥鳅背”特征。盘心模印螭龙纹,双龙追逐作“喜相逢”状,生动活泼。此盘乃是雍正官窑仿永乐甜白的一件杰作,为难得一见的藏品。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化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03年,页156

Lot 0357 清康熙 五彩鱼藻纹碗

尺寸:D:18.2 cm

起拍价:3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敞口,深弧腹,圈足。此碗造型规整,胎体坚致,釉面肥润。通体施白釉,以青花斗彩饰鱼藻纹。线条工整中见流畅,色彩深浅浓淡相宜,游鱼姿态生动写实,率性可爱,独得天然之趣,画工精细,生动传神,布局有序。画中故事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鱼藻纹为一种典型的瓷器纹饰。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象征意义,鱼是道教吉祥物,象征自由自在。并且,“鱼”与“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寓意。底以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Lot 0359 民国 粉彩虫蝶花草图瓷板一组(两只)

尺寸:D:23.5 cm *2

起拍价:250,000 人民币

款识:“延庆楼珍赏”五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呈圆形,胎釉细腻洁白,以粉彩为饰,其中一块瓷板上绘白色的绣球花团簇,枝叶扶疏,慵懒自然,彩蝶寻香而来,于花间轻盈飞舞。构图清朗,画工精湛;另一块瓷板绘野趣图,顽石之上,蜗牛缓行,杂草野花,生机勃勃,无不突显了延庆楼主人的高雅品味。花鸟题材在瓷器上的成功表达是瓷器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又一次成功深入结合的结果,是文人意蕴于瓷艺上日益增强的标志。由于绘画材质、颜料所限,瓷画技法只能有限地借鉴和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部分,很难生动且形象地表现虫草野趣。延庆楼主人在此对瓷板之上力求将文人之雅与瓷艺完美结合,相互辉映。本品绘画题材与技法使用皆荡漾出浓厚的文人意蕴,折射出民国景德镇瓷坛艺术的深刻转变,也是这一时期制瓷工艺的顶尖呈现。再者由于瓷板受工艺 *** 的限制,只能平面烧造,烧制过程中极易变形。此对瓷板无论从胎釉质量到绘画水平, *** 均达到了民国制瓷的更高水平,传世极少,十分珍贵。拍品为民国时期大总统曹锟(1862-1938),居于 *** 时定烧佳作。延庆楼乃 *** “居仁堂”后侧一幢西洋风格建筑。曹锟于1923年10月,经贿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后,入 *** 延庆楼办公,其定烧的瓷器署名延庆楼款识。次年10月,冯玉祥兵变,曹锟被幽禁下野,则延庆楼款瓷器当于1923-1924年间定烧而成,时间短暂,烧制无多,尤为珍稀。延庆楼款瓷器为曹锟重金聘请当时被称作彩瓷圣手的景德珠山名家潘匋宇,为其烧制,可谓“民国官窑”精品。

Lot 0361 清康熙 斗彩穿花龙凤纹卧足碗(一对)

尺寸:D:9 cm *2

起拍价:60,000 人民币

来源:纽约苏富比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对拍品敞口,弧腹,卧足,器形周正,修胎工细。碗身以斗彩技法绘斗彩穿花龙凤纹饰,纹饰以青花勾勒,内填红、黄、绿、赭等各种色彩,笔触纤细,填彩准确。行龙主体以青花绘就,赶珠穿行,须发飘逸,躯干遒劲有力,五爪锋利如轮,龙鳞排布细密有序,一丝不乱,周身火焰灼灼,风驰电掣,凛凛威仪,令人敬畏。另一侧凤凰傲然穿行,翎毛整齐细密,尾翼飘逸,婉转婀娜,繁复华丽。凤凰 *** ,翙翙其羽,体态优美,凤尾迤逦,气势威仪,神姿凛然,令人目眩心折。龙凤姿态凶猛优美,对比强烈,和美得谐,构成“龙凤呈祥”之吉寓,喜庆吉祥,装饰效果极强,平添富贵祥瑞之气。底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笔法方正规矩。

Lot 0362 清乾隆 青花辈辈封侯图灯笼尊

尺寸:H:38.2 cm

起拍价:80,000 人民币

拍品品种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撇口,颈部微束,长鼓腹,圈足,器形端正,呈灯笼状。外壁以青花通景绘封侯图,三只灵猴蹲坐于灵石之上,顾盼神采,寓意辈辈封侯;其下怪石兀立,丛竹斜生。整器青花发色明快明快,所绘小猴憨态可掬,拙朴可爱。明清时期吉祥文化流行,古人将人生理想蕴含于图案之中,表达精神寄托。“猴”与“侯”同音,“侯”又象征官禄,所以猴子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吉祥文化之中,寓意功名指日可待。在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等级森严。其中,贵族爵位:公、侯、伯、子、男 五等。候是除了公(也就是王)以外更高一级的爵位。公再封地拥有全部的生杀大权,是封地的绝对拥有者。候是王封地里更大的势力,拥有封地内的管辖权和财权。在周朝时期周天子大肆封王,后期礼乐体制崩溃,周天子势力衰微,分封制被废除,以后的朝代分封公候一级爵位基本都是帝王给予自己的兄弟或者子嗣,异姓王候一般给予开国元勋,比如唐朝,明朝都有。各个朝代除了开过时期,其他时期极少封王,候一级爵位也随之变成一种荣誉,也没有唐代之前对封地的管理权,仅仅对封地居民有税收权。辈辈封侯其实也是古代一种光宗耀祖的心里体现。同时,辈辈封侯表达了封建社会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背”与“辈”谐音,“猴”与“侯”谐音,寓辈辈封侯为官。另有提倡伦理人情之意。

Lot 0363 明成化 青花凤栖梧图瓷板

尺寸:L:25.5 cm

起拍价:150,000 人民币

来源:日本东京中央拍卖行

拍品作圆形,外嵌硬木,背面无釉,胎面平整,釉水莹洁,其上以青花绘凤栖梧图,凤凰脚踏福山,寿海翻腾,立于一株梧桐树下,羽翼翎尾均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乃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曰:“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魏书•王勰传》亦载:“凤凰非梧桐不栖”,庄子秋水篇中有云:“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这些古人古句所提到都是凤凰择木而栖,即便是进行了长距离的飞行,也只有梧桐这样的高贵之树才能另其从空中落下栖息,隐喻着一种贤才择主而事的君子风范,同样也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极高境界。

Lot 0371 民国釉下五彩海水龙纹观音瓶

尺寸:H:28 cm

起拍价:60,000 人民币

款识:“中央精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来源:中华民国云南省主席龙云(据传)

说明:拍品撇口,束颈,溜肩,筒腹渐收,圈足。器型沉稳,胎白釉润。外部纹饰以釉下五彩云龙海水纹,画中浪涛汹涌,流云迤逦,火焰飞滚,气氛热烈,但见苍龙虬躯矫健,以“胭脂红”描绘了一条尤其生动,凶猛之情,威慑天地。龙身体态健美,动感十足,神情凶猛,威风凛凛,整个画面极具震撼力。再仔细观之,大气磅礴之下,龙身的毛发、鳞片、眉眼、爪牙等处皆描绘细致入微,又体现出绘画者细节之处的笔力。龙纹为明清以来传统纹饰,常见于帝王用器之上,具有祥瑞、太平之寓意,是瓷器最著名的吉祥纹饰之一,也有一统江山的美好意愿。醴陵釉下五彩瓷为晚清陶业一大创举,尤其是他的“三烧制”工艺。此件即为醴陵官窑制器中上佳者。所谓“三烧制”即指醴陵釉下五彩瓷需要三次入窑烧制。首先将已成型而未经施釉的坯胎经低温素烧,然后勾线施彩,再进行第二次低温素烧,最后施釉入1300℃以上的高温窑在先氧化后还原的气氛中烧成。这种先低温再高温的工艺与长沙窑、青花及釉上彩都不同。一般都是一次烧成,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先高温再釉上施彩,后低温焙烤。相比之下,釉下五彩先低温后高温,低温时不易发现问题,待到高温烧成后出现问题已为时已晚,所以釉下五彩的成品率较低,成本相对要高。本件拍品据传源自中华民国云南省主席龙云后人,特殊之处在于器底书“中央精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查阅相关资料仅在《云南民间收藏文物集萃》,新华出版社,图66,青花缠枝双耳花口瓶中出现一例同类款识,且此瓶亦源自龙云家族后人,其余资料皆未见相同款识藏品,另外此件拍品着色尤其胭脂红色较一般醴陵瓷细腻且根据图66这件青花作品仅推测应为民国时期中央 *** 聘请醴陵工匠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南京 *** ,用于 *** 陈设,借用筒瓶的寓意希望能够结束战乱江山一统,此类藏品存世极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龙云,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 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 *** 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

Lot 0372 明崇祯 青花牧马南山图笔筒

尺寸:H:16 cm

起拍价:150,000 人民币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会,2021年3月27日,编号3640

拍品作圆筒形,口底相若,平底。上下饰青花弦纹两道,以青花绘通景牧马南山纹饰,芭蕉牧草为衬景,骏马或立或卧,一高仕伫立其间,长袖随风飘动,表情超然物外。青花发色青翠,笔触细致入微,构图疏密有致,绘工精湛,人马皆细腻生动,文气十足,是一件典型的崇祯时期笔筒。 牧马南山之典故出自《书经•武成》,即“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用来比喻不再征战用兵,也表达了晚明时期人民希望天下太平的急切愿望。

Lot 0373 明嘉靖 青花云龙纹大缸

尺寸:D:72 cm

起拍价:3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横排楷书款

大缸体重圆硕,唇口,深弧腹,下敛,平底无釉。瓷质坚硬,釉质肥厚泛青。青花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为嘉靖“回青”之最纯正者。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 *** 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器型较大,且结实耐用,不论做为宫廷的粮、油等储存器,还是盛水防火都极为适宜,由于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故而得名龙缸。缸腹部饰云龙纹、莲纹、宝珠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双龙抢珠,上所绘两条巨龙,一龙戏珠在前,一龙紧随其后,相互追逐而行。它们昂首曲颈,怒目圆睁,四肢强劲有力,五爪呈风车状,勾爪锋利;双龙升腾于云海间,似在嬉戏,又似在兴云布雨,展现出威武姿势,尽显皇家气派。龙纹间以水生植物菱角、莲叶、团藻为饰,是目前所见嘉靖瓷缸中较为罕见的装饰组配,也证此缸可能是明室宫廷作为鱼缸之用。嘉靖龙缸的烧制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为满足宫廷的需要,御窑场内专设龙缸窑,配备掌握龙缸烧造技术的龙缸匠,还有画匠和各种夫役,来专门烧制龙缸。首先需要3到5名工匠分段拉坯,然后将缸坯镶接在一起,再经过修正、定型,缸坯才算做好。入窑后,火候难掌握,稍有不慎缸体就会开裂,因此成品率低,当时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据昌南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缸窑,明厂有龙缸窑。烧时溜火七日,然后紧火二日夜,封门又十日,窑冷方开。每窑约用柴百三十摃,遇阴雨或有所加。有烧通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青花鱼缸、豆青色瓷缸等式。”可见龙缸 *** 困难,烧制历时十九天,且明朝王世懋在《窥天外乘》中 描述:“嘉靖间,回青虽盛,鲜红土用绝,烧法不如前,而上命烧大缸,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坐是为虚费甚钜,而人莫敢言。”上解成器者“百不得五”,民间也流传有为烧成龙缸,窑工童宾以骨为薪、舍身成器的故事,因此如本件拍品保存完整的嘉靖龙缸极为珍罕。龙缸之大,王世懋言其“围至六七尺”。依《陶书》所记,御器厂出产的鱼缸分大样、二样和三样3种,“阔”亦即直径分别为3尺、2.5尺和1.5尺,换算为圆周长即围长,依次是9.42尺、7.85尺和4.71尺。显然,王氏所指仅能算作嘉靖间御器厂造作的二样鱼缸。真正的大样龙缸,应该高达2.8尺,制成坯重200斤,造作过程需耗用180斤官土、130斤余干不土、50斤坯屑50斤釉土、30斤炼灰、1升石末、50张石斛纸,并3.2两青料,加上烧窑的柴费、人工费等其他各项花费,平均一口缸估银55两。1957年,明神宗万历定陵的发掘工作如期展开,在地宫被打开后赫然得见的除了宛如宫廷的宝座程设之外,最醒目的就是三座落款“大明嘉靖年制”的青花云龙纹缸,高69厘米,直径73厘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歙县博物馆从民间收购到落款“大明嘉靖年制”青花大缸口径48、底径35.5、通高42.5、腹围160厘米,重57.6斤,其纹饰风格与本件拍品如出一辙,也是兼具龙纹与水藻纹饰,极有可能是一批烧造。

Lot 0385 清康熙 湖水绿釉天球瓶

尺寸:H:17 cm

起拍价:20,000 人民币

来源:英国著名古董商Eskeazi旧藏

天球瓶是明初受西亚文化影响而烧造的瓷器,创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流行于清代,是最为名贵的陈设用瓷之一。拍品直口,长颈,圆鼓腹,暗圈足。外壁满施湖水绿釉,施釉细腻均匀,釉色莹润淡雅,清朗明快。湖水绿釉为康熙时期创烧的低温绿釉品种,又称“浅绿釉”,因其呈色似平静湖水之浅青绿色而得名,常见为 *** 工细的碗、盘、杯、碟等小件器物。传世所见施湖水绿釉的器物极为罕见,本品收藏价值极高。

Lot 0397 清雍正 窑变釉弦纹瓶

尺寸:H:38 cm

起拍价:80,000 人民币

此瓶口略呈盘状,束颈,圆腹,圈足。形体端重 *** ,饱满挺秀,制器严谨。通身自上而下饰六道弦纹,令流畅的瓶体线条愈见起伏变化,产生一种节奏美感,并赋予了造型视觉上的层次感。瓶身通施窑变釉,釉色酽且正,其间丝丝缕缕向下垂坠,充满流动之感。口沿及铺首处显露胎色,葱青、月白诸色交融流动其间,有“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的诗意之美。拍品造型优美典雅至极,器身不加雕镂,除器身六道弦纹外,别无装点,唯以釉色取胜。《稗史汇编》有云:“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窑变釉色彩尽人事而经天成,成此卓效,天人同功。

Lot 0398 清康熙 豇豆红印泥盒

尺寸:D:7.4 cm

起拍价:80,000 人民币

记录:纽约苏富比,2017年3月15日,编号697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此件印泥盒呈扁圆形,整体略鼓,器盖与器身以子母口相合,弧壁平,整体造型小巧可爱。外壁满施豇豆红釉,釉色变化极具神妙,盒身与盖面上散布苔点,点点片片若星辰般点缀其间,交相辉映,可谓红霞中隐泛绿氤,浑然天成,颇具美感。修足精细而圆润,露出洁白胎质,底部青花楷书六字款「大清康熙年制」。豇豆红为康熙一朝晚期出现之名贵瓷品,所烧之器皆无大器,以文房清供为主,专供宫廷御用,且于同等高温铜红釉之中属烧制难度极大者,难能可贵。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321,图20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44,图27

Lot 0399 清康熙 豇豆红镗锣洗

尺寸:L:12 cm

起拍价:18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康熙晚期出现类似豇豆颜色的红釉品种,其色调淡雅宜人,但因豇豆红釉器烧制难度大,又专供宫廷御用,所以流传下来的全品极为珍贵。本品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 *** ,釉面光洁明亮,洗上绿色胎点几不可见,宛如豇豆之红色,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且保存完好,十分少见,仅见北京故宫所藏的一件清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的发色可与之媲美。器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例,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22,图19。上海文物商店藏有一例,著录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68,图69。

Lot 0402 清同治 仿哥釉八卦纹琮式瓶(原配宫廷底座) (一对)

尺寸:H:27.5 cm *2

起拍价:380,000 人民币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款识:“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瓶呈琮式,小口短颈,方腹圈足,通体遍施青釉,釉色清新雅致,悦目宜人。外壁四面饰凸起八卦纹。此种器形形似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的玉琮,故得名“琮式瓶”。南宋时出现仿玉琮瓷器,置于书斋内用以插花。明代时,受道教文化的影响,瓶身多以八卦纹样装饰,有时用来放置占卜用的蓍草和竹签,因而也被称为蓍草瓶或八卦瓶。至明清两朝,宫廷和贵族依旧将琮式瓶作为文房清供中品级较高的花器。明高濂所作《瓶花三说》中提到,“若书斋插花……以官哥胆瓶……高低两种八卦方瓶……”。作为花器的琮式瓶,独具清逸之气,充分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外壁模印八卦纹样,从而演绎出世间万物,恰与内圆外方的造型相合。

Lot 0407 清乾隆 霁红釉梅瓶

尺寸:H:20 cm

起拍价:120,000 人民币

来源:伦敦佳士得拍卖会,2011年5月13日,编号1231(附发票)

梅瓶小口圆唇,颈短细,丰肩,弧腹修长渐收,近底微撇,器形挺拔俊秀,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造型小巧俊秀,胎质细腻,口内施凝润之白釉,瓶身施浓艳之霁红釉,釉质光亮,釉色均匀,釉色鲜美有如宣德之牛血红。霁红釉是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督窑期间而改现名,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瓷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尔将此破瓷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可见雍正皇帝对此一品种的重视程度。延续至乾隆时期,这时红釉烧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稳定,对于发色控制也达到了顶峰。其发色红艳沉着,典雅高贵,如同红酒浆汁,内蕴醉人之美。清人龚询赞美云:“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谓红釉烧造不仅依靠人工,更赖气候天成,本品釉色沉着稳定,光泽莹润,器型端庄规整,胎体洁白细腻,实乃难得之文房雅器。

Lot 0408 清乾隆 茶叶末釉纸槌瓶

尺寸:H:19 cm

起拍价:200,000 人民币

来源:麦克•维美尔旧藏

记录:1.纽约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编号344 2.纽约佳士得,2015年9月18日,编号2201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作盘口、长颈、圆腹,圈足,通体施茶叶末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造型典雅古朴,釉质凝重,充分体现出“大道至简,至简者,至美也”的审美境界。目前所见乾隆茶叶末釉器以荸荠扁瓶为多,如本品者则较为少见。茶叶末釉又称“厂官釉”,是铁结晶釉中的重要品种之一,釉黄绿色相掺杂,似茶叶细末之色,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故而得名。唐英任督陶官时,景德镇御窑厂新创、仿古釉色达57种之多,茶叶末釉即为其一,清代内务府档案中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过问茶叶末釉瓷器烧造的情况,可见此种釉色之珍贵。同类器可参考香港苏富比2013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五专场释出的Lot 6拍品,其造型与本件拍品完全一致。

参阅:《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935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48

标签: 余干县月白服装设计时尚店

发表评论

穿搭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Robots|THML地图|XML地图
湘ICP备2023010424号